

軟
體
動
物
頭
足
綱
96
烏賊科
Sepiidae
身體
(
外套膜
)
扁平,形狀為卵圓形或細
長形,背部前側向前突出,不與頭部相連。鰭
窄且位於身體兩側,長度約與身體等長但左右
兩側不相連。頭部比身體略窄,眼大而明顯,
有透明膜覆蓋其上。腕口部周圍圍繞有十個附
肢,包含八隻腕與兩隻觸腕
;
腕上具
2-4
列吸
盤,觸腕吸盤大於
4
列,大小排列隨種類不同
;
觸腕平時收納於第三對腕與第四對腕中間的囊
袋。背側表皮下方具有碳酸鈣內殼,一般稱之
為海螵蛸,為一味中藥,寵物用品市場亦稱為
墨魚骨,用於補充鈣質。
烏賊科共分
3
屬,全世界超過
100
種,臺
灣已知有
3
屬
24
種,多為近岸底棲性,深度
不超過
100
公尺,少數物種可分布至
200
公尺
以下,但因體型較小,不具漁業價值。
本 科 種 類 中 圖 氏 後 烏 賊
(
Metasepia
tullbergi
)
為火焰烏賊
(
M. pfefferi
)
的近親,已
知火焰烏賊肉毒與豹斑章魚的毒性相似,因此
不可食用。臺灣的圖氏後烏賊毒性尚未了解,
但漁市場上偶爾可見販賣,需要提高警覺。除
此之外其他種類皆可食用,且具高營養價值,
惟近年來除虎斑烏賊與唇瓣烏賊外,其餘種類
漁獲量皆大幅下滑,因此需要注意是否有過漁
的現象。
漁市場上常見烏賊現流仔
海香菇其實為虎斑烏賊表皮製成
寬腕烏賊會於白天活動,其
體色變化宛如海面波浪反射
的花紋,有很好的隱蔽效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