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317
日本烏魴
Brama japonica
Hilgendorf, 1878
中文俗名
:深海三角仔、黑飛刀、黑皮刀
棲地分布
: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亞熱帶至亞寒
帶海域,包括白令海、日本近海、臺灣、菲律
賓等水域。臺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海域。大洋性
底棲魚類,白天棲息於
150-400
公尺深的底層,
夜晚則到水表層活動覓食。
漁具漁法
可利用延繩釣、一支釣、刺網等漁法捕獲。
漁業季節
全年皆產。
英文名
:
Pacific pomfret
尾柄至尾鰭基部的
鱗片是逐漸變小
體一致為灰褐色至黑褐色
海水
漁撈
Bramidae
烏
魴
科
36000
烏魴科
Bramidae
身體高而扁或體延長,尾柄粗短。口大,
口裂斜;上頜骨外露,末端至少延伸至眼中部
下方。頜齒細小,呈帶狀排列。幼魚前鰓蓋骨
具鋸齒,成魚則光滑。鰓蓋膜不與喉峽部相連。
鰓被架
7
。側線一條或無。體被大型、堅硬且
具小棘之鱗,主上頜骨被鱗,但吻部、鰓孔邊
緣和下頜骨均不被鱗。背鰭單一,基底甚長,
等於或長於臀鰭基底;腹鰭胸位,具腋鱗(只
有高鰭烏魴屬例外);尾鰭叉形、微凹或截形。
脊椎骨數
36-52
。全世界計
2
亞科
6
屬
18
種,
其中烏魴亞科(
Braminae
)有
4
屬,高鰭烏魴
亞科(
Pteraclinae
)有
2
屬,共約
22
種(
Nelson,
2006
),臺灣目前紀錄有
2
亞科
6
屬
8
種(臺
灣魚類資料庫
, 2015
)。
分布於世界三大洋。臺灣主要分布於北
部、東部及南部外海。中大型魚種,體長可
達
100
公分以上,多數為大洋性,只有烏魴屬
(
Brama
)
及棘烏魴屬(
Pterycombus
)通常可
見於岸邊。獨游或群集一小群,主要以小魚或
烏賊為捕食對象。
剛捕獲的斯氏長鰭烏魴
待價而沽的斯氏長鰭烏魴
最大體長
61cmT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