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硬
骨
魚
類
204
鱘科
Acipenseridae
體被
5
列骨板。吻長、圓錐形或鏟狀。
眼小,側位。鼻孔大,每側
2
個,位於眼前
緣。口腹位。口前吻鬚
2
對。成魚無頜齒。鰓
蓋膜與峽部相連或不相連。鰓耙短小。無鰓蓋
骨、鰓蓋條。背鰭
1
個,後位。尾鰭歪形,
有時尾端呈絲狀延長(擬鱘屬 )。尾鰭兩側
密生多行硬鱗。全世界共分二亞科,鱘亞科
(
Acipenserinae
)及鰉亞科(
Husinae
)計
4
屬
約
25
種(
Nelson, 2006
)。
目前已知東歐裡海的鹹海地帶有
12
種、
北大西洋西岸
10
種、北太平洋東岸
3
種;本
科臺灣至今已引進
7
種之多,廣泛的養殖魚種
為史氏鱘、西伯利亞鱘及史氏鱘和達氏鱘的雜
交種等。主要棲息在水體中下層,屬於海河洄
游性或江河定居性的種類。在產卵期均向河川
上游移動,冬季多在河道或近岸深水處。仔魚
期一般濾食浮游生物;幼魚期多以底棲的水生
貧毛類、水生昆蟲、小型魚蝦及軟體動物為主
要食物;成魚期食底棲動物或動植物渣滓。
匙吻鱘,吻呈湯匙狀,亦似鴨嘴,故又名
鴨嘴鱘。是一種濾食性魚類,也是唯一以
浮游動物為食的鱘科魚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