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軟
體
動
物
頭
足
綱
106
最大體長
漁業季節
全年皆有,主要於秋冬季,過去多
當作下雜魚,近年可見漁市場販售。
Enoploteuthidae
武裝魷科
體型小,身體圓錐形,後端延長呈尖形,
體壁薄且不結實,鰭位於身體後方,呈三角形
或寬菱形或寬圓形,背側表皮下方具幾丁質內
殼。腕上吸盤的幾丁質環常特化為鈎狀,觸腕
穗上的吸盤也有
1
或
2
列的幾丁質環特化為鈎
狀。全身除觸腕、臟器與大部分的鰭之外皆具
有發光器。
本科物種全世界共
4
屬約
20
種,臺灣已
知
4
屬
7
種。從溫帶到熱帶海域皆有分布,為
大洋中層活動的物種,具有覓食性的垂直洄
游。一般而言本科物種不列為經濟物種,但在
日本每年可捕獲螢火魷
(
Watasenia scintillans
)
近四千噸,尤其是本州富山灣為此漁獲主要的
供應地。此外,富山灣時常有湧升流補充礦物
質及有機物,並將螢火魷推上岸邊,每年
3-6
月螢火魷的產卵季期間,海面上可見螢光點點
鋪滿海岸線,為當地帶來豐厚的觀光資源。
臺灣數量豐富的武裝魷科物種為多鈎鈎
腕魷
(
詳見下方
)
與安達曼鈎腕魷
(
Abralia
andamanica
)
,因為口感不佳,過去多做下雜
魚處理,但近年研究顯示本科物種含豐富牛磺
酸,營養價值高且數量穩定,因此也可見漁市
場販賣。
在漁市場上成盤販售
多鈎鈎腕魷
Abralia multihamata
Sasaki, 1929
中文俗名
:小管、小卷
棲地分布
:分布範圍自西北太平洋、相模灣至菲律賓海域,底棲至中層水域
15-80
公尺
;
臺灣分
布自東北海域往西至西南海域之近岸沿海
10-300
公尺,主要捕獲深度為
50-100
公尺。
漁具漁法
拖網。
英文名
:
Enope squid
海水
漁撈
眼部內上方有一對黃色斑點,
眼球腹面具 6 個發光器
觸腕穗具 6-7 個鈎
小型動物,體長 3-5 公分 ; 鰭大、
寬菱形 ; 大鰭背面左右各具一
橢圓色素斑 ; 腹面中線無發光器
5.1cm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