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05
最大體長
最大體長
巴氏柔魚
Ommastrephes bartrami
(Lesueur, 1821)
中文俗名
:赤魷、魷魚、柔魚
棲地分布
:分布於全世界亞熱帶海域至溫帶海域,
為純外洋性種類,棲息在表層至
1500
公尺水深,
具明顯的日夜垂直洄游與索餌、繁殖洄游。
漁具漁法
魷釣、拖網。
漁業季節
臺灣自 1972 年開始西北太平洋
的赤魷漁業,最高產量曾達一年
35 萬噸,但近年產量急速下降。
臺灣附近海域拖網偶爾可捕獲。
英文名
:
Neon flying squid
海水
漁撈
太平洋魷
Todarodes pacificus
Steenstrup, 1880
中文俗名
:日本魷、魷魚、柔魚
棲地分布
:這是一個生長範圍由淺海至大洋之大陸棚與大陸斜坡上層的種類,分布範圍自西北太平
洋、日本北部到顎霍次克海,延伸至北太平洋,向東至
45
°
N170
°
E
的區域,另一端向西南分布至香
港附近海域,極少數的紀錄出現在加拿大海域
;
臺灣四周海域皆可捕獲,深度紀錄範圍為
30-300
公尺。
漁具漁法
拖網。
漁業季節
四季皆有,秋冬較多。
英文名
:
Japanese flying squid
海水
漁撈
鰭菱形,長度約為
體長的三分之一,
大型動物,體長可達 30 公分,最小成熟體長約
10 公分,但臺灣附近海域多小於 20 公分 ; 身體
筒狀,背部紅棕色,背部中央深褐色,無發光器。
觸腕穗具 4 列吸盤,中央內側
兩列吸盤約邊緣的 3 倍,大吸
盤齒環每 90 有 1 個大銳齒,
間有 7-10 個小齒
第三對腕腹面具延伸
的的保護膜
大型動物,體長可達 40-50 公分 ; 身體
筒狀,背部深紫紅色,背部中線近黑色
鰭為寬菱形,
約佔體長 40-50%
( 鍾文松攝 )
18.5cmML
90cmML
Ommastrephidae
魷
科
∘